“你的天赋是在通俗文学方面,倒是没必要跟我比较。”
“而且我认为,适当的苦难带给一个作者灵感,就如海明威所说「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不幸的童年」,可是过度的苦难,只会摧毁一个人。”
恩尼说着的时候,不由想起海明威最后的结局是在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就如同其所提出的「冰山理论」——文字背后的意义远多于文字本身,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仅占整体的八分之一——一个作家文字背后的痛苦也远多于文字本身。
就算本身并没有承受苦难,可让作家获得灵感的“敏感”也是一种痛苦——就像是花粉严重过敏的人为了采撷花蜜而俯身于花丛中。
虽然并不是写作技巧上的讨论,但普佐觉得恩尼这番话对他很有启发。
恩尼是比他小两岁,但领悟可比他深多了。
同时,普佐也受到了恩尼这部的影响,想要创作一部以意大利黑手党为题材的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话题转回来。
普佐有些担忧地说:“你这部好是好,可如你所说,和《黑面具》的投稿风格很不相符,要不要转投别的刊物?我看倒很适合那些主流文学刊物。”
恩尼摇头,也有些无奈:“问题是那些著名的文学刊物,也不会收一个新人的稿子。”
虽然他一向贯彻的做法是不认死理,投稿从高档投到低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