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可是熟知后世所普及的各种美国政府的监视手段,《第四公民》纪录片都看了好几遍,而且也熟知历史进程,知道最危险的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大不了现在攒一笔钱,到时候全家跑路欧洲,就当做度假就完事了。
恩尼心中思绪连篇,但他知道现在就想这些未免过早。
于是平复思绪后,回应着威克斯:“这些嘱咐我会谨记在心。”
……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独立广场-柯蒂斯中心大楼,《星期六晚邮报》编辑部。
韦斯利·温斯特坐在办公室中,忙着期刊的排期工作。
这段时间他的心情很不错,与纽约那位青年作家“恩尼·里瑟”的隔空论战,让《邮报》这几周以来的发行量都突破了320万份,比以往的均值增长了20万份左右。
当然了,这也得感谢“恩尼·里瑟”是个分量十足的对手,竟能让《纽约客》和《大西洋月刊》两家顶级期刊同时发声维护。
虽然《纽约客》《大西洋月刊》这两个期刊的各自发行量,甚至都到不了《星期六晚邮报》的零头,但这两个期刊都是声誉高于销量、极具影响力的顶级杂志。
对于《邮报》来说,绝对是可敬的“对手”,否则也不会将《邮报》的发行量提升那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