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集成电路在这个阶段有超小型组装、膜集成电路等其他路线,高振东也没有考虑这些路线,这些路线有其特殊用途,并不是没有前途,可是在计算机这个方向上,它们在可以预见的时间段内,没有任何前途。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现阶段,用双极型?还是大跨一步,直接考虑MOS?
双极型在集成逻辑门电路方面,在现阶段有其优势。
思来想去,高振东还是决定大跨一步,走MOS。
双极型的速度是更快,但是这个时候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其他技术支撑不上也没用,对于计算机来说,早期MOS能达到的数十MHz的速度已经完全足够了。
80年代的80286也不过20MHz,在60年代,双极型更快的开关速度对于高振东的需求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双极型内部元件精度虽然高一些,但是作为数字电路来说,只要能满足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想的状态转移即可,元件精度高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不是模拟电路,要求大不相同。
再说了,双极型的元件精度高,也只是相对MOS来说的,真实差距甚至连五十步笑百步都算不上。
要说在集成电路设计阶段成本低,在这個阶段就是个伪命题,人力成本在这时候不怎么算的。
MOS还有一个毛病是某个芯片一旦定型后,修改困难,修改成本很高。
但对于高振东要做的事情来说,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