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设伏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玩意飞得太低,在导弹的最小射高以下。
我们在1959年用S-75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RB-57D之后,RB-57D就不怎么来了,而是换成这种低空夜间侦察机。
所以要埋伏,只能用高炮了。
电子干扰是要耗电的,不可能一直开着,而且从电子静默的角度来说,电子干扰本身就是一个辐射源,一直开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有的干扰是要针对雷达信号的频段来实施干扰的。
总之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就意味着近快战法是有用武之地的。
总工叹道:“这样很被动啊,敌人可以改变路线。”
飞行军的同志表示同意:“是的,这种办法,只能用于要地防卫,或者在一些航线上部署,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但是对于敌人的串扰来说,意义有限。”
这也是1961年才有高炮部队用近快战法击落第一架P-2V,因为守株待兔总是需要时间的,主动性太差。而且那之后,几个月后P-2V很快就恢复了活动,就是因为这种方式非常被动,敌人只要更改路线,就失效了,只能保护一些要地。
最好的办法,还是解决战斗机主动出击作战的问题。
高振东一直在听,但是没有说话,他脑袋里是知道一些战法的,而且就是日后使用的,起效的战法,不过这些战法一来配合复杂,效果上来说也不见得是最优解,二来也需要很多条件配合。
最主要的是,如果飞行军的同志能自己提出来这些东西,他就不准备说了,本来就是人家的成果,当着面开抄,那未免太没有节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