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防工委的总工回来了,面带振奋。
“同志们,我刚才问过了,导研院那边的红外空空弹,已经在高振东同志的帮助下,解决了红外导引头、火箭发动机等关键问题,就在昨天,他们刚刚打过一发全程遥测弹,最大射程14.5km,正在准备下一阶段的实弹打靶。据计算,其迎头攻击有效射程可达11km,尾追攻击有效射程约6.5km。”
“嗡~~~~~~”
此言一出,全场大哗。
对于防工委来说,是没想到这个弹这么顺利,要知道就连得到我们送过去的“响尾蛇”残骸的老毛子,现在也还没有仿制完成,原本老毛子是在1961年才仿制成功的,我们在此基础上仿制的雷电-2,那就更晚了。
看来高振东在里面出力不少啊,防工委领导虽然隐隐约约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并没有像今天知道这么具体,导引头,发动机,对了,还有推进剂,这个他是知道的。
领导看了高振东一眼,高振东却是表情平静,仿佛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嗯,振东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太稳了,这你都不激动一下子?领导满意的想着。
对于其他同志,就觉得这个事情是个天方夜谭了,你说你搞电子对抗的帮忙解决红外导引头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火箭发动机是什么鬼?
打得准、打得远,都有他的功劳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