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最后一步钝化,4次光刻,只到金属光刻完成为止。
至于为什么选这个,当然是因为简单了,而且他一开始是做比较粗的制程的,这个程度也就够了。
而且,少这一步,成本也会下降。
先把逻辑门电路拿出来,支撑住DJS-60D的生产,然后再去搞更好的。
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
选定了这些,抄起书来,那就快了,高振东花了一个下午飞快的把书抄完,第二天一個电话打给了已经有点儿望眼欲穿的1274厂。
一个多小时过后,吕厂长和鲁总工带着人联袂而至,就等着这一天呢。
看着高振东给出的工艺设计指导文件,两人有点懵,这玩意比起原来的,怎么还变薄了?
先进技术,必定复杂,一旦复杂,那资料就会很厚,大家都这么想。
“高总工,这工艺是先一部分一部分的做,这里是前期我们要做的事情?”鲁总工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