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是要相干光才行的,也就是两束光必须要有同样的频率和固定的相位差,这就决定了两个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是无法产生干涉的,必须是同一光源发出的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做物理实验的同学,在做光的干涉的时候,是通过单一光源,然后通过单缝,再通过双缝才能看到干涉条纹的原因。
“嗯,是这么回事儿。”
“然后我们把这个光的闭合回路和检测机构放到想检测的转动平面上,当平面发生转动的时候,两束反向传输的光一束光程会变短,另一束光程会变长,其光程差与转动角度是正相关的,这个时候,检测干涉条纹的情况,就会知道转动角度了,是不是?”
“噫,好像是这个道理!”
高振东笑了:“这就对咯,这个东西吧,不像机械陀螺仪一样,需要转动部件,而且还需要保持极大的转动惯量以保证精度。它本身是不运动的。而且启动还特别快,只要光路建立了,那就进入了检测状态,不像机械陀螺仪,还有个启动过程。”
光路建立速度多快啊,基本上是开灯就有啊。
张总看着高振东画的图,脑袋里面疯狂旋转,问了个问题:“那我怎么数干涉条纹?”
经常做物理试验的人都知道,把微小的物理量变化,通过某种手段转换为光的干涉和衍射进行放大,把微小到难以度量的变化变为数圈圈或者数条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光敏元件啊!这对光敏元件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办到的。”
张师兄点点头,又出新问题了:“不对啊,这种方式的话,就要求光的波长范围非常窄才行,光的单色性要非常好,到哪儿去找这个光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