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9章 红黄绿先行,蓝的掐住! (5 / 6)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9/18 7:42:46
        LED的原理,半导体的电致发光,其实早在1907年就被约翰牛的人发现了,第一个LED灯泡,是在1927年发明出来的,但是都解决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暗,实际应用没有意义。

        真正能实用的LED的曙光,是在1961年出现的,电致砷化镓发射红外光的专利被花旗佬发现并注册,1962年,可见光红光LED被发明。

        这个时候,LED已经可以用于指示灯等领域了,但是红光用于正常照明依然是不行的。

        1972年之后,黄光LED、绿光LED被发现。

        1992年,蓝光LED被发明出来,这是最难的一步。

        这里面不是简单的在外面套个蓝色壳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其难度,和LED发光原理有关。

        可以说,如果红黄绿的技术难度是1的话,那蓝光LED的技术难度至少可以算得上是10,甚至更多。

        直到这个时候,LED才能真正被用于照明了,因为能发白光了。

        不过容易被误会的一点是,LED其实并不比白炽灯护眼,所谓护眼LED灯的护眼,是相对不护眼的LED来说的,相比白炽灯,LED灯的光谱天生就是残缺的。

        而白炽灯热致发光的原理,使得其光谱更接近自然光——阳光,只是早期的白炽灯光谱与自然光相比,略有点偏,用多了会对红色的识别有些影响,晚期的白炽灯其实这个毛病也有改善了。

        至于说到频闪,一来,白炽灯在直流下也是能工作的,这种情况下没有频闪;二来嘛,即使是使用交流电,热致发光原理加上余热效应,其实正常情况下白炽灯的频闪并不严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