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回到办公室,陶工的速度很快,大约十分钟后,高振东就接到了邮件,不但有数据,还有试验设计,数学模型等等相关材料。
高振东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想了很久,又在纸上做了一些计算,开始写邮件。
大概两个小时候后,电磁所的机要室同志转交了一封加密邮件的打印稿给陶工,打印稿已经脱敏,甚至连对方的邮箱都看不到了。
“陶工,见字如晤。”
“看了你们的仿真,我有两个建议”
“一是将卡尔曼滤波算法优化为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二是将单一算法融合起来,形成加权平均预测算法,尽量弱化不同算法在不同数据量下的弱点,以期获得最好精度。”
“根据你们的仿真和实际情况,我考虑的加权平均预测算法设计如下.”
陶工和项目组的骨干一字一句的看着高振东的回信,脸色渐喜。
“这位同志的第一个建议很有见地啊,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将非线性滤波近似转化为线性滤波,就能用线性的相关理论来解决非线性的问题了,这可比原来的好搞多了,至少数学工具多了很多,计算也没那么麻烦。”
“对对对,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次优滤波算法,可是用在这里却是非常合适,还一举解决了我们实际工程应用中计算的问题。原来直接卡尔曼滤波算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
“我给你讲噢,这位同志厉害得一逼掉造,牛得一皮的唻!”有同志发出了如此淳朴的感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