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还真就很认真的去找过相关的材料,好在他们学校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好歹也是一本,自然有配得上一本的资源和骄傲。
比如,找资料就比普通人方便那么一点点。
专门去找厚板焊接和人对线的高振东,在这方面还算是有一点儿积累。
听见他的确认,草拖厂的想法是——稳了稳了!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句:“搞焊接炮塔,炮弹尾舱的设计和生产要容易一些。”
他这一句话,就把车体方案的另外一个争论点给引出来了。
炮弹的待发弹是放在哪儿?
方案编制这边,草拖厂受高振东影响,希望尽可能多的放到尾舱里。
不完全是怕弹药殉爆,因为哪怕是放得再多,车体里还是有一部分备用弹的,最激进的M1,尾舱装了34发,车体里也依然放了6发。
至于更老的坦克,就五花八门了,基本上是见缝插针,这儿塞几发,那儿塞几发,还有往油箱里塞炮弹的,准确说是反过来,往炮弹架里塞油的。
而一部分评审人员,觉得这样炮弹没有受到最好的保护,一旦被击中,容易丧失战斗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