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飞机的跨音速激波阻力也进一步下降,大迎角升力也有了明显的上升,飞机的瞬盘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翼身融合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面积律匹配的难度,同时光滑的机体在风洞试验中,的确展现出了阻力的下降和升阻比的上升,虽然相对保守的设计,看起来并没有特别显著,但是优化了就是优化了。
而且这一部分优化,再结合机内空间的增大,毫无疑问,这事儿能干!
至于前缘锯齿,肖总可以说一句,翼刀可以减小乃至取消了!
虽然只是一个不太精确,没有非常深入设计的模型,但是其展现出来的潜力,让肖总大为满意,就这不算太麻烦的改动,基本上就能把飞机的性能往上提升那么一点儿,如果真的进入详细的设计,那可能还能提一点。
可别小看这“一点”,这儿一点那儿一点的,加起来可就很可观了。
拿着数据,肖总感谢了自己的老同学之后,带着数据就往防工委的招待所跑,他要赶紧回去,把这些数据的变化,结合到攻-5战斗型的性能估算里面去。
好在有了保密电子邮件这东西,这让肖总提前几十年享受了一把“居家办公”、“异地协作”的待遇。
能为他提供支持的,可不只是他带到京城来这寥寥几人,而是整个瓷飞厂的设计人员,要不然就算有三轧厂三分厂的人帮忙,他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把新模型给搓出来。
他要在高振东开会之前,把东西为高振东准备好,他和战-6关系不大,那个研讨会他是参加不了的,只能提供弹药了。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