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领导那儿是管理压力的话,那他这里就是业务压力了,钢铁生产技术,那可是他的本职工作,正管。
而高振东今天拿出来的这个东西,至少给高炉相关的工作指出了一条可以趟的路,后面有无数宝藏在等着。
最重要的就是路,“无路可走”是最让人难受的困境之一。
在相关工作方面,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了,这简简单单一条线,能够为很多人指明工作方向,提供重要工具,这对于科研效率的提升,是有莫大好处的。
很多时候,“找路”花的时间和成本,比“趟路”可高得多,而且憋屈的是,找不到路的时候,往往还说不清楚到底失败在哪里。
至于把这条线的潜力挖掘得差不多这种情况,那恐怕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再说了,潜力挖尽就意味着技术红利到手,更香。
总结就是,高振东一下子解决了部总工在高炉生产技术方面很多年的KPI问题。
三人一起哈哈大笑,笑声传出老远。
良久,十七机部领导拍了拍高振东肩膀:“干得太好了!首长那幅字,在你手上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事情,是十二机部领导经手的,自然十七机部、防工委这些部委都会收到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