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紧张啊,这个没办法。”
“要是这毒辣的阳光能变成电就好了,被多晒几天我也愿意啊。”
“太阳能电池?现在技术不是很成熟,效率很低啊。”
哪怕到了日后,太阳能电池效率最多也就不到30%,钙钛矿那种不能商用的实验室理论技术除外。
而这个年月,由于技术和材料的原因,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更是低得令人发指,和日后那个占据全球大部分光伏产能,在国家产能动态对比图上表演了一把“横坐标压缩技术”的国度不同,这个时候,我们的光伏不说是一无所有吧,至少也是一穷二白。
我们70年代初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寿命28天,大概是电用完了就挂的意思,究其原因,缺乏太阳能电池技术估计也是其中的一条。
这个时候,一位科学家笑道:“不见得,我看我们的技术有点曙光了啊。”
其他科学家都看向他,他指了指屏幕上刚收到的消息通报:“有人搞出了可量产高纯单晶硅的单晶炉,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上面做点儿文章?”
托高振东加密算法的福,现在虽然远在大漠,物资依然不便,但是消息的灵通程度,却远超过去。
这位科学家看到的,就是通过加密数据传输通道传来的日常前沿科技发展情况通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