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加工的问题,能称之为“刚玉”的,都是晶体级别的氧化铝了。
刘荣国问道:“我们怎么得到合乎要求的刚玉晶体?”
高振东指了指单晶炉实验室方向:“你们忘记了,我的有单晶炉,直接拉一点就行。”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虽然刚玉晶体体积做不大,但是用来满足B型热电偶的需求却正好。
两人都在心里佩服高振东,做事情环环相扣,上一个项目的成果,刚好就能用到下一个项目上。
其实这倒是真的脑补过度了,高振东研究单晶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B型热电偶的问题,毕竟做这个东西属于临时起意,打脸“好学”同志的结果。
然后高振东又叮嘱了一件事情:“你们注意一点,偶丝直径为0.5mm,允许偏差-0.015mm。”
这个要求虽然对梁发明和刘荣国比较难,但是对于第三轧钢厂来说,倒是并没有难度,尤其是只在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
梁发明和刘荣国在高振东这里得到了全套的设计,兴冲冲的去准备做B型热电偶去了,虽然现在技改厂的报告还没提交过来给高振东函审,但是事情先做起来总没错。
他俩走了,也留下了一样东西:两种钨铜材料的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钨铜材料完全符合高振东的设计意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