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实际上DJS-59量产型的整个系统,真正由运算所挑大梁,完成设计制造的,还就这个XS-59了,虽然设计规格是高振东定下的,可是大部分工作还真是他们自己搞定的。
高振东笑道:“哪里哪里,他们的激动,我们都懂,天下计算机英雄,苦纸带久矣。”
厉所长和池总工闻言,哈哈大笑。
这不是开玩笑,国内原本的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到80年代初都一直没有跟上技术的步伐,较为落后。
以高振东看到的那本78年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书籍为例,到了78年,里面提到的输入输出设备仍然见不到键盘和专业显示器的踪影。
倒是纸带输入机、卡片输入机、光学读出机、模拟量输入通道、行式打印机、纸带穿孔输出机、卡片穿孔机、静电印刷机、电传打字机、控制台打字机、光笔显示器等设备,写了一堆,其中篇幅最多的,还是打孔!
这里面和键盘显示器最接近的,应该是电传打字机和光笔显示器了。
前者像键盘,可是价格贵多了,结构也复杂,普及率比较低。
后者就有意思了,像是显示器和鼠标的结合体,但是没有鼠标那么灵活方便,可以通过光笔,实现原始的触摸输入,但是这东西是高级货,根本不普及,被称为“新型复合输入输出设备”,放到“其他”里面介绍了一下。
现在在59年,就搞出了专用的键盘和显示器,而且把成本降到了用得起的程度,在所有计算机的使用者看来,这就是大功一件。
毕竟穿孔纸带和打孔卡片这两个东西,使用起来实在是反人类,光花在输入打孔和输出判读上的时间,那都是一大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