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它叫“C”(4k) (2 / 11)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9/18 7:42:46
        曾工拿到数据一看,点点头:“嗯,老段他们这次干得不错。”

        语气看似平静,可微微颤抖的手还是把他现在的心情给出卖了。

        转过头,他向型号总师汇报道:“数据很好,X兆帕压力下,烧蚀率比原来用的材料降低了60%左右,只有0.xxx毫米/秒,多次试验的数据波动也符合要求,这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总师问道:“强度够不够?”

        看过碳研院测试数据的曾工,记性很好,随口就报了出来:“轴向剪切强度达到了X~XX兆帕,而且抗热震性能很好。”

        总师大喊一声好:“本来以为,我们拿着一颗未爆弹搞仿制,也就是练练手,最终可能还是要靠北边。没想到这跌跌撞撞的,好像前景越来越明朗了。”

        曾工笑道:“是啊,红外探测解决了,发动机也基本上解决了,其他的技术,我们多少有点底子,好像我们真的能把它搞出来了。”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哪怕是有了北边的K-13做原型仿制,后来仿制定型的雷电-2导弹最大问题还是集中在几个方面。

        红外探测器灵敏度不足,导引头探测距离短,对太阳、天空背景抗干扰能力低,引信早炸,导弹平均速度低,低空发射射程短。

        其中前几项,都主要是红外导引头问题,最后两项主要是发动机问题,因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雷电-2乙改进型导弹,其气动外形并没有太大改变,主要改进还是在发动机上。

        现在红外导引头直接用上了第二代的致冷红外导引头技术,加上发动机壳体、喉衬使用了先进材料带来的改变,使发动机可以工作在更苛刻条件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