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三防实际上最终在这上面也没做出来啊,不过这个话不能说。
“都开了这么多通风窗了,也不在乎这点儿了。风扇通风系统的那点功率,想来对发动机的功率不会有什么影响。再说了,要做集体三防系统,想来是超压集体三防,超压集体三防难道就不需要进风口了?把两个系统的风道整合一下就可以了嘛。”
其他专家也附议:“高主任说得有道理,就算集体三防做不出来,这个通风系统也能大大改善车内环境。”
“是啊是啊,总不能下雨天也把顶上的通风窗打开吧。”
“不费太多事,能解决战士们的实际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讨论,暂时不用等决议,高振东继续说自己的意见:“接下来这个,是我意见最大的地方,把车顶原来的12.7mm高射机枪缩减为7.62毫米机枪,这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高主任,这是我们经过详细论证,最终确定的。7.62毫米机枪的火力,足够装甲输送车自卫。”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论证的,实际上这样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战士们下车之后在与敌人奋战,可是装甲输送车空有一身装甲,有着步兵班里最好的攻坚或者火力支援条件,却只带了一根小水管,根本无法支援冲锋的战士,压制敌方火力。”
“那就让装甲车抵近一点,这样就能够得着了嘛。”
高振东脸色都变了:“同志,我想伱的论证,是坐在办公室里论证的吧?你根本想象不到,战场上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靠机械行走装置的装甲车,是无法和两条腿的战士比前出距离的,它跟不上!7.62机枪的射程,弥补不了这一段距离差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