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体、加热器、坩埚升降机构、籽晶升降机构、热场控制系统.这里面甚至有一些,连已经拉制出第一枚4个9单晶的俞允成本人,都是没有考虑到的。
可是当他看到这些名词,即使不看具体设计,都能猜出这每个部分在拉制单晶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固然是俞允成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一定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理解到高振东的意思,可是高振东在单晶炉方面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考虑,也是主要原因。
复杂的原理和繁琐的需求,却能用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就概括出来,让人能够望文生义,就凭这一点,这位高振东的能力,可见一斑。
在这里,能让人望文生义不是贬义,而是对一位文件编撰者的最高褒奖之一。
科普文章为什么不好写?难就难在这里。
俞允成看完缩减版的高振东申请报告,就这一点点,就觉得自己收获颇丰。
他带着渴求的目光看向了领导:“领导,这报告,不全啊.”
领导对于他的反应,颇感有趣,哈哈笑了起来:“怎么样?小俞同志,有没有兴趣和高振东主任一起做点事情?”
俞允成脑中电光一闪,对啊,高主任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自己在硅单晶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强强联合,何愁大事不成?
至于谁牵头,他没想那么多,再说了,高主任7个奖,有5个都是多人获奖的,说明高主任并不是吃相难看的那种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