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只要是上过战场或者有比较丰富的射击经验的人,都在点头,对这一点都不否认。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跨越,拼刺刀也不是我们主要的作战方法了,我们不能,也不会丢下这个优良的传统,但是为了更好的杀敌,我们需要更加强大、集中的火力。”
这句话里全是帽子,让人一时之间不太好反驳,因为随意反驳的话,会发现这句话里全是坑,这样高振东就能把话讲完,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
“我们在战斗中,还是希望在保证了射程和精度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倾泻出更多的子弹,打向敌人。尤其是在堑壕战、坑道战、短兵相接等情况下。”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挺机枪就可以压得我们一个班抬不起头来,因为我们只能勾一次指头打一发,哪怕是用上缴获的‘大八粒’,也很难和机枪抗衡。”
“大八粒”,就是花旗佬的M1伽兰德了,8发漏夹装弹的半自动步枪。
“这个时候,反而是冲锋枪更能派上用场,因为在射速上面,冲锋枪并不弱于机枪。可惜那时候的冲锋枪射程实在太短,100来米吧,往往也够不着。在完全没法压制对方火力的情况下,为了对面一挺机枪,我们可能要付出很多鲜血。”
在场的人,都被高振东身临其境的描述说沉默了,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好几年,在场的人,亲历的并不多,因此听高振东说起来,钦佩之余,都觉得有道理。
高振东燕国的地图并不长,很快就图穷匕见:“在我看来,普通步兵手中的武器,应该是威力适中,有效射程和精度保证400米范围之内可用,可以连发、单发切换,长度和重量都适中的武器,而且设计上,要向连发倾斜。”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疑问:“那四百米之外的火力就不保证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