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充当号手的苏卫华,在金属控制台上按下了标记有“发射”字样的红色按钮,按钮上红色灯光亮起。
前方不远处的倾斜发射架上,有一枚带着两个后掠角比较大的三角形翼和尾翼的纺锤形物体,大概六七米长,略显短胖,之间它后面火光一闪,带着“轰隆隆”的声音,飞离发射架,拖着长长的浓烟向远方飞去。
“助推器抛离!”
“主发动机点火正常。”
“三号遥测弹跟踪正常。”
“遥测弹高度正常。”
“遥测弹飞行方向正常。”
“到达预定射程。”
未几,电台中传来前方兴奋的声音:“遥测弹在预定区域溅落,正在打捞弹体。”
现场一片欢腾,从导研院进行仿制反舰导弹的合作改进研究回来,这是使用无线电高度表的第一发遥测弹,也是整个仿制过程中的第三发遥测弹。
前面两发都因为膜盒气压高度计的问题,导致高度出错,试验失败。
一发因为高度忽高忽低,遥测弹急速调整过程中导致遥测弹失速,掉进了海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