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找到了,上次那次试验的问题找到了……”
“看来我们不能搞这个弹型了,得大改!”
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一个个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但事实就是这么夸张,高振东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船新的知识,要知道原本的时间线上,一直到71年,180毫米火箭炮才搞好,射程,还是10公里,此时相关技术之薄弱,可见一斑。
高振东再次接待了他们,这次有了“插班生”长风厂的同志,高振东的开场白就不太一样了。
“长风厂的同志们好啊,你们才到,关于上次我和风雷厂的同志们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补充的?”
长风厂的同志们道:“不用不用,高总工上次的话,深入浅出,风雷厂的同志的记录也很详细,基本上是消化了。”
高振东说的其实不是完全的理论,而且主要是点窗户纸,所以并没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对于长风厂的同志来说,还算是挺好懂的。
高振东点点头:“嗯,那我们接着上次的说,我们上次已经讨论到了涡轮发动机火箭弹的缺陷,那就是高倍径下,弹体飞行容易失稳,而且这种缺陷,是先天的,很难通过改进设计和提高加工精度来避免……”
而且对于火箭弹来说,一味的提高加工精度,那成本和产能上可能就不太好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