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像这种计划外的好消息,就很有必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钢铁不额外增产,是那个计划,钢铁额外增产了,还是那个计划,那特么十七机部不是白干了?
对于我们的现状来说,别说就增产那么些,就算是直接翻番,那也是有多少给你消化掉多少,不过这个事情总不能没计划一窝蜂,正因为钢不多,才得用到刀刃上。
“大三线已经开始搞了,对于钢铁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他们增产多少,就消化多少。”
虽然国际关系、地缘政治情况有所变化,但是大方向是不变的,一点点细节和操作上的不同,并没有影响到原有的大三线建设政策的出现。
“大三线是有计划的,不只是钢铁建材的问题,还有建设进度、人员转移、人才培养、设备转运、重新投产等等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认为,大三线这边,宜静不宜动,不能贸然调整。”
“嗯,这个建议我赞成,大三线太花钱了,光是解决下钢铁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原本的三线建设,不完全统计,一共是花了2000多亿,而且是60~80年代的2000亿。
这次建设,很好的拉动了中西部的技术、经济、教育、交通水平,其意义不只是在山洞里修几个兵工厂那么简单。
可以说,那时候如果真一线二线都出了问题,靠着三线爆产能,也能有机会平推回去,战略纵深这东西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隔壁小鬼子南棒子什么的都馋哭了。
至于多次被老毛子坑死的高卢鸡汉斯猫,更是对这个问题理解深刻。
首长想了想,笑道:“你们呐,没得钢,发愁,有了钢,还是发愁!就没得个富贵命咯。要我看呐,要么,农、水、机,要么,我们造船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