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余波吧?”
“在底孔检修闸后2米长洞段,预先焊接装甲钢板,抵御余波。或者在条状装药四周直接焊接0.3米长的装甲钢板,抵御余波,我倾向于后者,后者已经足够抵御或偏置爆炸余波,而且不会因为水流下泄的冲击力造成洞道的堵塞,降低下泄能力。”
大块钢板可能因为水流冲击变形卡住,可是0.3米的长条钢板,就算脱落被冲击变形,也根本不可能顶在洞道四壁卡在上面。
“嗯……检修闸所在的那一段混凝土是最厚的,的确抵御能力也比较强。那如果切割不连续怎么办?那可就几乎没有机会再次爆破了。”
“可以在闸门适当位置焊接拖钩,在爆破前通过钢索在底孔出口外施加预张力,利用预张力、水压共同作用,确保切口被打开。”
“为什么不通过蛙人,在闸门迎水面放置炸药爆破?”
“水是不可压缩的,是爆炸波的极好导体,在水里爆破,对于坝体的影响不可预知。”高振东回答得很快。
炸鱼的原理就是这么来的。
同志们听了高振东的话,各自思考。
“你如何保证安全性?如何保证爆破效果?”水利口的领导问高振东。
高振东道:“我们会在爆破前,利用和闸门结构类似的钢构,先进行试验,确保这两方面。四天,我估计过,还来得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