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哪种可能,高振东相信老同志接到消息都是高兴的,而自己原因作为那个向老同志写就喜报的人。
“没问题,把东西送过来吧,我来处理。”
高振东答应如此爽快,连领导那头都有些诧异,按说这事儿在技术上可能意义不大,但是振东同志却是答应得很爽快。
振东同志对人就是好。
“好,我马上派人给你送过来,另外,工作过程中对这把刀的损坏,希望能尽量小一些,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想把这把刀送进博物馆里去。”
“好!”就小鬼子“玉钢”那破玩意,工作过程中能有什么损坏?
第二天,十七机部的两名同志带着一把刀回到了那位老同志那里。
老同志有些诧异:“怎么?这就送回来了?仿制这么快?不可能吧?”自己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仿制可难了,单位上分来的大学生,经常都在为仿制外的先进技术犯难呢,哪儿可能这么快。
十七机部的同志笑道:“老同志,不是仿制完了,这次我们来啊,是要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就这个?”他指了指那把被精心包裹起来的指挥刀。
“对,经过我们十七机部最顶级的材料学专家、国家科技院的科学委员鉴定啊,这把刀的材料,我们不用仿制,我们现在用的材料,比它好得多得多!这把刀的钢材,连我们最低标号的高碳钢都比不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