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人员摇了摇头:“不清楚。”
“不清楚?你们的意思是,要我们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制定一天之后的行动细节和要求?”指挥者对于这件事情极为愤怒:“我知道水上巡逻机过不去,但是我们部署的U-2呢?U-2的飞行高度足以跨过这场台风!”
“指挥官先生,U-2在对方手上,可是损失了不少。”属于是给弄出阴影了,实际上侦察机的问题就在这里,一旦对方有可靠的防空力量,高空侦察机的生还机会极小,特别是飞不快的那种,本来就没什么机动能力了,还飞得慢。
在这一点上,反倒是以同时期的主流主力战斗机改装的侦察机反倒是有一定的机会,毕竟防空是需要反应时间的。
花旗佬的RF-104、我们的八爷侦察型、白熊的狐蝠侦察型,都是这么个情况,这几个型号都是相对飞得又高又快的,如果抛开几乎没有任何机动能力的飞行铅笔RF-104的话,后两者甚至还能靠着战斗/截击机的底子在一定的高度和速度范围搞一搞机动。
“他们是用的S-75,那个导弹不可能放到他们的任何一条船上!而且他们的战斗机在这片海域油量裕度很小,难以发起对高空飞机的拦截。”指挥者不是傻子,甚至应该说,他对于具体的业务非常精通,应该是从基层一点一点干上来,而不是靠着祖荫,在著名军校镀镀金就一路平步青云上来的那种。
前者大概率能打,后者大概率能跑。
“指挥官先生,您别忘了,我们有确切情报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种尺寸很小的中程防空导弹,按照他们的性格特征,我们认为这种中程防空导弹的作战高度一定不会低于S-75。”参谋人员非常耐心的解释道。
别看旌旗-3家族有接近5米长,但是这个长度在当前的防空导弹里面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很小”,要不然高卢人也不会对这个导弹感兴趣,要来找我们交流技术。
而在参谋人员看来,以东方人的骄傲和务实,虽然对于这种导弹的具体参数并没有明确,但它的参数应该不会比S-75差,否则东方人不可能大量换装这个东西作为中程防空导弹。
同时在这之前,根据交趾那边的花旗部队在北海湾等地的作战情况来看,这个导弹的射程射高不比S-75差几乎是肯定的,而且甚至这套防空系统的雷达远超S-7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