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同志也有些欣喜,毕竟这是搞出程控交换机的人,对于通信网这一块,在座应该没有比他更熟悉的。
程控交换机实际上就是一个某种程度上的自组网设备,和军通所的同志遇到的问题,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已经在军内逐渐开始铺开的程控交换机有多好用,他们心里都有数。
只是交换机那东西未免有些太过庞大,想要用于部队的机动通信和中继节点,无疑是难以满足的。
他们都很好奇高振东到底要怎么考虑这件事情,至于军通所的同志更是高兴:“好的,高老师,您问。”
高振东开始提问,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军通所的同志思考:“你们是要一个能够自由组织和扩充的通信网,对吧?”
不把基础网络的问题解决,什么数据自动分发、自动化指挥都是扯的,最多只能是把数据转发的层级多增加几级,但是这离自动化指挥的要求还很远,甚至连复杂条件下的数据自动分发都很困难。
高振东搞过专用的稀路由设备,实际上军通所的同志现在的办法,就是这种设备,但是这种设备的缺陷也很大,效率高,但是组网能力有限,对大型网络没用。
“嗯,就是这个意思,作战过程中通信节点的数量,以及网络的结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通信终端,它们不像中继节点还能相对固定。”军通所的同志感觉有一点点清晰。
“这个网络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的身份,并且要求是固定不变的?”
“是的。”
“你们的通信节点,可能采取了不同类型的信道,比如可能同时接入了有线、无线,数据可能有线进来,无线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