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笑容刚浮起来,高振东也乐呵呵的开了口。
“我有!”
啥?!开什么玩笑啊,从来没听说过我们有这东西,你突然之间就有了?这种巧合,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真有?”有同志实在是忍不住。
“真有!具体的我不能多说,但是我可以保证,这种材料能够将光电子保存20秒以上,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保留1个小时。”
这种材料其实就是后来早期气象卫星用的摄像管里的,在CCD、CMOS感光元件没有成熟的年代,就是用的这种特殊摄像管来进行图像的数字化,这东西的特性拍不了视频,但是恰恰可以拍照片。
慢扫摄像管,早期用于照相卫星、天文观测的特殊摄像器件。
原理就是高振东说过的,把光电子存储在摄像管靶面上,这个靶面实际上就是感光元件,然后慢慢的用AD元件读出来,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奇葩元件。
但你别管奇葩不奇葩,就说能不能用吧。
20秒?这个时间,那是的确足够低速AD元件一个个慢悠悠读过去,而且还很富余。
“振东同志,你确定能做到?”有的同志估计是被放假卫星放怕了,现在放真卫星了,怕高振东信口开河放卫星。
防工委领导笑了:“振东,说吧,具体说说,这里没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