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志有些担心弹体飞离套接尾翼的精度问题:“这个如果做得不好,会不会每枚弹套上去的状态不一样,为飞控带来问题?”
搞总体的同志倒是不担心:“这个问题不大,设计得当,套接误差和尾翼展开的误差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
搞飞控的同志也很有把握:“在这个事情上,我最怕的是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提供的能力先天不足,比如现有设计的尾翼太小。第二是结构稳定度不足,飞行中带来不确定的干扰。至于这东西,只要套结实了,歪一点也没事,给它一个固定的调节量就行。每一枚都不一样没关系,只要每一枚的偏差是在允许范围内,而且相对固定就好办。”
对于自动控制算法来说,解决这种问题那真是不要太简单。
同志们看着这张简图,越看越喜欢。
型号总师不由得感叹:“高总工这个方案,简直就是给我们量身定做的,绝了。能把舞跳好是一门本事,能带着镣铐也把舞跳好,这就更绝。”
说完,他对同志们道:“同志们,我们就按照高总工这个改进方案来,争取尽快把改型弹做出来打测试!”
“好!”同志们的回应非常有朝气。
等同志们都各自开展工作,型号总师看着高振东的其他建议陷入了思考。
“……建议与空装局沟通,考虑增加敌我识别装置,且敌我识别代码固化至核心控制代码中……”
“……建议在此基础上,同步简化出仅有单色导引头的简化版本,降低必要时的批产成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