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也是一脸莫名其妙的摇摇头:“这我哪儿想得通?上面都有人想不通呢。”
总工也笑了:“你这话也对啊。不过这次作战,这个便携防空导弹的命中率好像和靶场试验不太符合啊,6发弹就中了2发,33%的命中率好像有点难看啊。”
改进后的便携防空导弹,在雪城的单发命中概率已经一举提高到了75%~80%之间,这个33%看起来好像是很离谱。
没想到领导却是笑着摇摇头:“我看呐,三分之一的实战命中率,一点儿都不难看,好看得很呐!”这就是实际带过兵的人,与纯技术人员之间的不同了,一些看似离谱的数据波动,在他看来压根儿就不是事儿,重要的事情是敌机一架都没跑掉,重点问题解决了就行。
而且领导很清楚,实战条件下想打出靶场的成绩,那是不可能的。
老毛子的箭-2便携防空弹,后来实际的实战命中率不过10%出头,虽然那东西的技术水平比我们现在这个差了不少,但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总工想了想,也没反对领导的意见,只是提了一句:“那这样,我把作战的详细过程转发给导研院那边,让他们自己看看,有没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也不下结论,过程告诉你们,你们自己仔细琢磨琢磨。
领导想了想,点了点头。
还在雪城搞试验,就接到通知的导研院便携防空课题组,一看这作战过程就傻了眼。
事情是好事情,别管命中率怎么样,但是这个还在实验中的新式武器,已经成功击落了2架敌机,6枚导弹击落两架直升机,抛开命中率来说,其实无论是实战效果还是成本比值,都还算漂亮,特别是后者,能让他们乐出声来,太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