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是高振东故意放宽,而是他找到的论文,预设条件就那样,高振东懒得重算了,能让同志们意识到问题就足够。
“所以我就考虑,用电视制导做补充。”高振东这才下了自己的结论。
空军的同志这才放松下来,诶,有这个托底啊,那没事儿了,还是高总工考虑周到。
“我的考虑,是这种炸弹,主要用于要点的打击,所以制导套件,优先研制适配1吨以上的大炸弹的型号。”高振东先提了个基本要求。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于战术空中支援来说,有其他手段可以解决,战术空中支援当前面对的压力要小得多,抵近了,激光制导炸弹就好办了,我们要解决的是远程的问题,这种炸弹,射程要达到45公里以上。”
战术空中支援别管有没有制空权作为前提,总之是要干这个活儿,那就得抵近了打,要不攻-6的装甲装来干啥的。
而对于要点的打击,就不见得有这个条件了,而且这种要点的防空力量肯定很强,哪怕有制空权,也不见得就能顺利打击。
花旗佬、清化大桥:你说得对。
“啊,明白了。45公里好啊!”空军点头称是,有道理。一听能有45公里,更是乐得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