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高振东这套东西,和舰船、飞机上多个雷达、通信等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不太一样,没那么高大上,而是专注于小型的电子系统,怎么把一台电子设备的EMC设计做好,将EMI(电子干扰)对电路的影响降到最低。
EMI对小信号、高频率的电路,影响尤其严重,如果说在这之前,EMC由于信号大力出奇迹,频率也不高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不是很重的话,那到高振东大显身手,硬生生提前十几二十年将计算机提前普及的背景下,这东西就很重要了。
而高振东拿出来的这套,理论有一些,实践更多,基本上是把从现在开始到60年后,高频电路中EMC设计的常见手段都说完了,很多方法是上手就能用的那种。
手上拿着这套东西,三分厂技术员激动得不行,传家宝!传家宝啊!就这东西,就能一举解决他们自己,乃至所有的小型电子设备EMC方面的绝大部分问题。
不过他心里清楚,这东西他是没法拿回去传家的,因为乌龟上天——上面有规定(龟腚)。
“好的高总,我们先学习这套EMC的资料,再等您给我们电源设计的资料,争取把数控机床在电源、电路上的电磁兼容问题,都解决掉。”
此时对他来说,已经明确算是得到解决的绝对多圈编码器甚至都算不上最重要的。
电源干扰、电路干扰、执行器件,高总提出了三方面的问题,就给拿了三个方向的解决方案,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干干净净。
看着他们,高振东想起了一句名言——“来都来了”。
他笑着问道:“既然来都来了,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看看有没有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