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最先渡河的这部分士兵踏上了对岸的河滩,他才松了一口气,和自己的亲卫挑了最大的几条船,渡向对岸。
等到他晃晃悠悠,终于踏上了东岸河滩坚实的土地,这才长舒一口气,和亲卫们等士兵们渡河。
人太少还是不安全,哪怕只有10来公里,他也至少要在手上凑足足够用来断尾逃生的筹码才行。
敌人陆陆续续的渡河,东岸河滩上的人越来越多。
离河滩不远的山坡上,一人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转头对通信员道:“可以了,再多可能就吃不下了。通知82炮和61火,打!”
通信员在电台里喊了一声:“开火!”
然后他兴奋的转过头来,笑道:“营长,你这一手果然有效,绝了!”
敌人在兴高采烈乘船渡河的时候,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大桥的桥头,哪儿来这么多船?断桥之后还没几天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我军一支从巍南中段穿插过来的队伍,替他们收集的,目的就一个,让他们渡河,然后半渡而击!
半渡而击,大概率不是某些影视剧里演的,等敌人渡河到河中间的时候打他们,但凡河宽一点,古时候的远程武器压根儿够不着河中间的敌人,难道冲上去跳帮肉搏?
这种打法,基本没有任何优势,也收获不到足够的实利。
半渡而击应该是趁敌人兵力一部分渡河之后,才发起攻击,此时敌人阵不成阵,实力不整,才是打击他们的最好时机,而且一旦敌人溃败,前后相冲,那才是最要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