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一次他们最大的诉求,其实是和技术密切相关,那在十七机部久负盛名的高振东,加上他的级别,就更是领导了。
他们现在都记得烈火科技奖那个独一无二,看起来就牛得不行的特等奖,当时他们也在场,那真是景仰万分,要是自己厂里也能有这么一个人就好了。
这个事情,平时也只能想想,地理的阻隔实在是太过严重,而现在,托省里工作的福,这个希望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接近的可能。
其实不只是黔山,三线范围内的各个地域,都在开展类似的工作,最热闹的,其实是蜀省,在三线区域,这里条件是最好的。
负责制定政策的人不是傻子,一个川蜀盆地,几乎能提供从粮食到工业的所有条件,还有人口,虽然因为地理原因进去容易打出去难,但是至少作为一个后方基地,是绝对合格的,尤其是在交通得到发展之后。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感谢两件事。
一件是自然的伟力,没有两条母亲河之一的龙江破开盆地边缘,那川蜀盆地估计得改名叫做蜀湖,或者至少是川蜀大泽。
一件是人民的劳动,位于榕城附近的都江堰,它将蜀中大地彻底变为了千里良田。
从蜀中大地,能直接辐射支援到西南、正西,同时向中部、东部反哺。
而周围的高山,将川蜀大地拱卫得非常好,想要单打独斗,差点意思,出路被断,但若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后方基地和退路,那就非常适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