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5章 你小子黔山人吧? (2 / 5)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9/18 7:42:46
        “这批工人同志,可以留在一二线,生产三线不适合生产的、非常急需和重要的产品,三线的同志,生产适合三线的工业产品。”

        “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厂子搬过去或者新建,给三线造血,然后一二线做别的。”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高振东笑道。

        “可是三线哪里来这么多的工人?这可不是地里的大白菜,随便一拔就有的。”成熟的工人,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有的。

        “建学校!工程的建设总是要时间的吧?根据规模不同,两到五年是不是很正常?就利用这些时间,在三线大量开办技术学校,从一二线抽调师资力量过去任教,初中毕业就能读,三年绝对能培养出熟练的初级工人,加上部分一二线的老师傅带教,能够承担得起生产任务来。”

        高振东听老一辈说过,曾经80年代,中技、中专也是非常吃香的学校,初中毕业就能考,学制三年,三年毕业就几乎是合格的技术工人或者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在向高级技术人员方向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诶,有意思,你这是在打时间差啊,呵呵呵。”防工委领导觉得这事儿有门。

        高振东补充道:“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三线那边可能别的不行,但是基础教育应该是基本成体系的,能够提供大量的初中毕业生,而且这些学校一开始,可以把合格的往届毕业生也接纳进来,总体上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缺口。三线落后不是因为人笨,而是环境使然,只要有条件,我相信那边的群众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只能说,我们真的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在,乱世初定,最先干的几件事之一,就是发展教育,这件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全世界80%以上的国家都想不到,或者想到了也做不到。

        “嗯,有道理,那什么在三线做,什么在一二线做?”这是问题的关键。

        高振东摸着下巴,自己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边写画,一边道:“军工、电子之类的高价值产品放到三线去,越是高价值的越好!”

        如果说军工放过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原本就是三线建设的出发点之一,但是连电子之类的高价值产品也放过去,就把防工委领导给惊住了,这些宝贝疙瘩也往那边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