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和电铝,完全是两回事,高总工不了解也很正常,从来没有听说他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哎呀,如果现在高总就能指导一下,那就太好了!来来来,都听着。”
铝厂技术处的同志们也在会议室里,接待高总工,要是没有搞技术的人在,那还真是不合适。
“先不说电的事情,你们现在用的阳极和阴极,我刚才听过介绍,现在阳极消耗应该是超过500kg/吨铝吧?而且从材料特性上看,阴极的力学、导电、导热性能也不是很好。”高振东一深入到细节,切入点就和同志们想的不太一样。
如果说电方面的事情,他本来就是搞电的,而且也搞过ESR这类工艺,多少触类旁通清楚一些倒也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是电解的阳极和阴极这玩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对对,甚至有时候阳极消耗还要大大超过这个数字,至于阴极,槽龄的确是不太理想,刚才您提到的那几个方面也不好。”铝厂的同志对于高振东能看出这些,倒是不太奇怪,这些都写在纸上的。
不过纸上的一串光秃秃的数据,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高总工是怎么看出来参数不好的,这他们就不是很理解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高振东不但能看出来,还能想办法。
“阳极这方面,我们的石油焦和沥青焦的质量的确是比较一般。我建议你们和东北碳研院沟通一下,他们在利用沥青焦和石油焦制造石墨块这方面,而且和我一起改进过石墨的生产工艺。我不清楚他们的工艺能不能用于你们这里,但是至少对于先天不足的沥青焦和石油焦,他们最终的石墨化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这个事情,你们可以通过部里协调。”
高振东不清楚自己提供给东北碳研院的石墨改良生产工艺是否有用,但是至少也是一条方向,最大的问题是东北碳研院那相当一部分产品是用于不计成本的地方,能否用在消耗量极大的电解铝阳极上面,他不清楚。
但是至少如果东北碳研院下放一部分技术,想来是有一定效果的。后来普通电解铝工艺正常的消耗量,大概是400kg/吨铝,还是有很大空间,见效也是比较容易的。
“那就太好了,我们一直苦于阳极炭块质量比较差,消耗很高,如果能多少改进一些,也能大大节省成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