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没怎么想,纯靠记忆。
够了够了,不但有最优解,还有替代公式,就算替代公式还没解出来,但是至少能用,有路子就有办法啊。
在工程上,理论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不妨碍实际应用的例子多的是,比如著名的N-S方程。
不过部分同志也想起来,高总工在做ESR的时候,就改过渣系,那玩意和这个电解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高总一通百通,好像也不奇怪。
高振东这操作,看得旁边陪同的黔山的同志一愣一愣的,这就是顶级技术人员的实力吗?长见识了长见识了。
铝厂的同志美滋滋的把电解质抄下来,这才说道:“高总工,刚才您提到四低一高,可是电解过程是个动态过程,我们不太好控制啊,温度倒是好说,有您的热电偶在,花不了多少钱,测得又快又准,但是像氧化铝含量、分子比这些东西,我们在电解过程里现在只能靠定时加料来控制,和实际的反应过程是有些脱节的,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高振东开口就是自动控制的专业术语:“嗯,我刚才看过你们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的确是开环控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过程的反馈,如果能闭环起来,做到对前面那些参数的动态调整,那能耗应该能更好一些。这个事情不难,你们测电阻率就行,至于控制,不是有单片机嘛,那东西便宜,而且相对于节能的效果,那点成本简直是小意思。”
按说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铝厂的同志脸上却露出了难色。
“高总,您知道的,我们这边情况比较困难,人员上面……计算机这东西又新,就算是我们这里出去学习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也很难回来。”铝厂的同志解释道。
高振东恍然,现在哪儿哪儿都缺计算机类的人才,虽然原则上学生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可是这是个特殊的新兴技术,出去的大学生,大概率直接就被当地的单位给截下了,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那从黔山出去的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回来的就比较少。
“啊,我明白了。没关系,这个课题,你们可以派人去我那边,京城第三轧钢厂三分厂,和那边技术处的同志接触一下,他们带着你们完成这个控制系统的相关设计和试验,我也能就近搭把手。”高振东很爽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