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这种层次比较高的东西,高振东自己是没什么兴趣去搞的,抄都没兴趣。
抄不抄得出来还是小事,有时候层次越高的东西越容易抄,因为甚至不需要实际验证。
主要问题是,这种离实际应用很远、短时间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东西,抄起来太奢侈了。
所以交给有兴趣的同志们搞一搞倒还可以。
“我觉得啊,除了普通的研究之外,有两个方向值得研究——低温、强磁,我们知道,在这两种条件下,物质总是有些奇怪的变化,或者说能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性来。还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也能折腾一下。”
而高振东自己对这个没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懒得折腾低温、强磁场试验环境了,十七机部高温好说,低温就有些缘木求鱼。
而且以量子霍尔效应所需的低温和磁场强度来说,实现这种环境就本身已经是一种巨大突破,对于高振东来说实在是没必要,太过奢侈。
低温下的超导、超流现象,大家都知道,觉得高振东这个建议不错。
“嗯……你说的这个方向有点意思,我们回头仔细折腾折腾。”
三十年以后,在场的某两位同志站在北欧的领奖台上,是这么说这件事情的。
“……我要感谢我们国家的高振东委员,首先是他作为石墨烯的发现者,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研究对象。其次,是他在石墨烯诞生之初,就以石墨烯之父的敏锐眼光,为我们指出研究的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