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40章 我个人不赞成(4k) (5 / 7)

作者:打小就清澈 最后更新:2025/9/18 7:42:46
        当时高振东的“随口一说”,领导可是上心了的,回头和相关的同志一交流,发现核工业口的相关同志也是早有想法,于是事情就陡然加速起来。而高振东今天看到的这东西,就是加速的结果。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高振东也就不装了,看就看呗。

        当看到“乌龙口”这个地名的时候,他就确定,在这件事情上,历史的惯性依然存在,时间也许有变化,但是事情本身变化不大。

        那个反应堆,正好就在双庆市乌龙口下辖的一个镇上,而乌龙口这个地名,是因为它是龙江和另外一条支流的汇口,而这个名字,正是从两条河流各取一字起名的。

        高振东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这个地方他上辈子进去过。因为这地方后来停工、解密,最后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一个能生产Pu-239的反应堆,对于当时的军迷高振东来说,吸引力之强,自然不必多说。

        所以在听到这个旅游景点的第一时间,他就缠着自己父亲带着自己去了一趟。好在黔山省距离乌龙口并不远,他的这一要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并没有挨老爹的大脚。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地方,所以高振东才对生产Pu-239的反应堆没什么兴趣。不过要说明的是,这个堆不是增殖堆,而是生产Pu-239的轻水堆,高振东估计,在这个反应堆的决策上,发电是其次的,主要还是看中生产Pu-239的能力。

        高振东一边翻看着材料,大脑一边高速运转,到底怎么表态?既然问到自己了,那么自己的意见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影响力的,他此时感觉到肩膀上真的压力山大。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工程的结果——80年代中期彻底停建,投入的数亿元最终没有结果,而那个本来是为了打掩护起的厂名——XX化工厂,反倒仿佛是一个预言,成为它最终的归宿。

        ——为建设、运行这个工程准备和投入的人员和架构,最终艰难转型,成了一家生产化肥的厂子。

        而别的原因高振东不知道,但当时年轻的他知道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原因——建设难度太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