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高振东不知道,不过在他看来,关于聚变弹数量那个梗——永远的20枚,在早期可能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既然问到自己了,那就把自己的想法都倒出来,没准能有什么作用。
他想了想,开口道:“在我个人看来,最大的改动,就是不要在山体里修!放到地面上来!”
高振东这话的离经叛道,不比他前面说的那些来得少,当场就把领导给整不会了。
“地面上?那安全怎么保证?”
这是最大的问题,三线建设不少项目费了老鼻子劲才塞进双庆、黔山、蜀省、彩云等地的大山肚子里,相当一部分都是为了这个原因。
放进山洞里,最大的好处是不怎么怕天上的轰炸了,就算敌人把洞口炸塌,同志们在洞里也能生活很久,高振东自己就知道,乌龙口的那个地下堆,里面的存粮足够三千人吃半年!
说起这个,在火力和空袭上面吃了老鼻子亏的我们,几乎是拼了命的在追求这些东西,即使一时半会儿追不上,至少也要能在敌人的空中火力优势下保存住自己,这时候,钻洞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实际上,在这方面做研究论证的老前辈们,眼光是长远而准确的,在足够深的山体里,只要不是核武器,常规武器是不怎么好使的。
别说20世纪60年代,就算是到了21世纪,花旗佬吹上天的GBU-57,对付地下目标的实战效果也就那么回事儿。
如果是常规弹头真要钻地,还得是兼具速度和准确度的高超音速武器。只不过高超音速武器最牛逼的那家,在用高超弹头做过钻地试验之后,也没怎么大力发展,钻地弹头的尴尬之处,可见一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