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见礼罢,上匾额!
今天早上,闲来无事,吴铭特意查过宋代匾额的规制,因此,当仆从从太平车里抱出那方覆着红绸的竖匾,他并不觉得惊奇。
唐宋时期的匾额以竖匾为多,这是因为斗拱在建筑的高度中所占比例较大,相当于房檐柱子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高度,更适合悬挂竖匾,
后历经元、明、清三朝,斗拱逐渐缩小,柱顶到房檐之间的高度越来越低,匾额也因此逐渐由竖转横。
李二郎和那仆从协力将匾额悬于檐下。
这时,四周已围聚起不少好事者。
欧阳修再怎么低调,也躲不过街坊邻居的耳目。
他们未必识得翰林学士,但他们识得那辆装饰精致的牛车和醉翁一家不俗的衣裳。
窃窃私语声四起,尽在猜测吴大郎这是攀上了哪位大官人?
直到红绸一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