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子和注碗是宋时配套使用的温酒器具,上回欧阳修三人来饮的是冰啤,无须温酒,此番酒宴用的是本地酒,则须温酒。
店里倒是有一套旧注子,只是做工粗糙,且多有磕损,上不得台面。
吴铭昨天在市场里没有找到平替,京东倒是有,下单已然来不及,还得在东京买。
2000文绰绰有余,多退少……不会少。
谢、李二人衔令而去,吴铭则和老爸去市场里买菜。
儿子列出来的购物清单看得吴建军眼晕:“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呢?”
“这算啥?宋朝有个皇帝过生日时行了四十三盏酒,单是下酒菜就上了八十六道,而且每盏酒之间还会穿插助兴节目。”
“那也还好,毕竟是一国之君,后来的满汉全席不都是一百零八道菜起步么?”
这倒是实话。
和充斥着山珍海错鲍参翅肚的清朝御膳,宋朝皇室在吃方面确实算得上非常收敛,既没有山海禽草八珍等名贵食材,烹饪手法也和坊间大同小异,有时甚至会派人到街头食肆打包“外卖”。
现在这个皇帝更是出了名的克制,半夜醒来想吃羊肉,又担心御厨形成惯例,宁可“竟夕不食”;想吃荔枝却发现进贡的荔枝吃完了,索性作罢,以免给百姓增加负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