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山海兜
吴铭三人落了店门,撑起油纸伞,踏着湿漉漉的青石,自西出了麦秸巷。
沿御街南行,至龙津桥,一幢扎满彩缎欢门的三层楼阁立时闯入眼帘,这便是如今声名鹊起,直追内城正店的清风楼了。
外部装饰同状元楼相差无几,亦是朱漆木柱,彩帛结门,正中悬“清风楼”泥金大匾,檐下八面鎏金酒旗悬垂排开,楼门两侧悬挂竖匾,一曰“正店”,一曰“玉髓”。
细雨斜织,街上行人寥寥,唯独清风楼周遭人流不减,杯盘碰撞、行令劝酒、店伴传菜之声隐隐可闻。
吴铭点评道:“看起来的确比状元楼更热闹。”
“不止如此哩!”李二郎拿手一指,“掌柜的瞧旁边那座宅子!”
吴铭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乍一看平平无奇,只见匾额上写着“清风别院”四字,显是清风楼的资产;仔细一瞧,发现门口的栀子灯上盖着斗笠,霎时心下恍然。
宋代酒店里的妓女通常只伴坐不侍寝,“欲买欢,则多往其居。”只有少数酒店会暗藏卧床,酒客和应召女郎可以在店里就欢。
这种酒店门口的栀子灯上“不以晴雨,必用箬盖之,以为记认”,无论晴雨,都会盖一顶斗笠,路过的风流客见了,便心领神会。
“每至傍晚时分,院里灯笼、蜡烛纷纷燃起,上下相互映照,明亮辉煌,数以百计的妓女聚集在主廊廊檐之下,等待酒客呼唤,远远望去,真似仙女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