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奥尔洛夫除了负责第四坦克师的管理部署,军衔亦晋升为中将,同时兼顾军部与政府高层的协调工作,与边防、军需、官僚保持紧密联系,成为莫斯科军部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最多三年,奥尔洛夫将军就能进入总参谋部,影响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决策。”
军车行驶在郊外一条公路,
阿列克谢在车里,向翟远介绍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继续承诺道:“当然,就算是现在,奥尔洛夫将军依旧与市政府保持紧密关系,涉及到军工厂、退伍军人安置和住房分配问题,连波波夫市长也要通过他与军部打交道。”
翟远微一点头,听到波波夫市长这个名字时,眼神动了动。
无论是文化部或者军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与莫斯科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加夫里尔-波波夫,莫斯科第一位市议会选举产生的一把手,改革派与激进派的核心人物。
“军部应该是保守派的代表吧?”
翟远靠在椅背上,侧头望向阿列克谢,饶有兴致问:“这位奥尔洛夫将军与改革派走得这么近,难道不怕安全委员会的人找麻烦?”
“翟先生,苏联与香江不同,苏联很大,如果您按照文件上的派别去找人,未免太不了解国情。”
阿列克谢咧嘴笑了笑,当着开车的军装司机,毫不避讳说道:“军官的党证是红的,但家里的冰箱要靠卢布去填满,孩子们的未来要靠住房和学校来保障……我们在远东前线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克格勃安全委员会?那是一帮只会写报告、盯电话、搞审讯的家伙,穿着皮鞋坐办公室,他们的枪口,更多时候是对着自己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