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滋阴的药用过了头,伤着脾胃了。得先把滋阴的药减一减,加上炒白术、茯苓来健脾胃,等脾胃功能好点了,再慢慢把滋阴的药加回去。”
“这里的壮火食气就是说,用太多苦寒的滋阴药,反而会伤了脾胃的气;“少火生气”呢,是说滋阴得适量,再配上健脾的药,这样既能补阴,又不会伤着阳气。就像去年我治的那个肺痿病人,用麦门冬汤的时候加了点炒谷芽,既能防止伤着胃口,又能帮着身体生化气血。”
这回答过后,就是最后老方了。
他对着方言也笑了笑,说道:
“回到《金匮》原文,‘肺痿’与‘肺痈’皆属肺系病证,其脉象一虚一实,一为‘寸口脉数虚’,一为‘脉数实’。若一患者脉数而兼‘浮而无力’,是肺痿还是肺痈?为何?当用何方加减?”
老方这个问题中规中矩,至少对方言来说是中规中矩的。
方言根本也没怎么想,就说道:
“这明显是肺痿的虚热证。”
方言说得干脆利落:
“脉跳得快是有热,浮在表面还没劲儿,这就是虚,正好对得上‘寸口脉数虚’的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