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校勘组(辨文本真伪)、药理分析组(解药材特性)、临床适配组(定实用方剂),
然后每个大组的人挑选每个小组,明确各组需像广州教授们紧扣“战场速解”一样,聚焦南方热带病防治与部队丛林山地作战医疗两大目标。
方言要求延续就地取材的理念。
他打算复刻当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场景。
让所有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能本事和能力,让这次修订版表现的更加细致。
这里都是专业人士,不少人还是从南方调到京城来的,对于南方各种山地丛林的情况,他们其实也是有印象和经验的。
这些印象和经验让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方言在各组间穿梭,刚解答完校勘组关于“番药”名称的疑问,又被药理组拉去看一份油印的《南洋草药毒性表》。
“方主任,你看这‘见血封喉’的记载,是不是和咱们的‘箭毒木’一致?”他刚点头,临床组那边又传来一阵激烈的讨论,原来是王绵之根据古籍改良的“行军防暑方”,在援外回来的医师这边证实在越南丛林用过,比西药降温持久。
方言走过去询问才知道,这次过来的人里面,居然还有之前在越南那边工作的医护人员。
当时是负责教授当地团队的,当然也从他们手里学了不少当地丛林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