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0章 道医,藏医,僧医,终南山金线艾(二合一章) (2 / 18)

作者:凤山鹤鸣 最后更新:2025/9/18 17:26:08
        而海灯能够一次性拿出来,就更加难得了。

        道医方言接触过,藏医方言也听过一些,藏医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是藏族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初步的医药知识。

        使用草药、动物药治疗外伤和常见病。

        早在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藏医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松赞干布时期设立了“医署”,并组织翻译了大量外来医学典籍,如当时印度医学、汉族医学著作,为藏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8世纪,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问世,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编撰。

        此后,藏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涌现出许多著名医学家。

        藏医理论以“三因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由“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种因素的平衡决定。

        唐代与吐蕃交流频繁,世界首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中收录了部分来自西域、青藏高原的药材,如“羌活”“大黄”等,这些药材在藏医中也常用,它们在书中作为广义的“胡药”“番药”被收录。

        《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对藏医里的一些药也有记载。

        在方言上辈子的时候,藏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保护和传承。

        全国设有多所藏医学院(如XZ藏医药大学),藏医医疗机构广泛分布于XZ、青海、四川、甘肃等藏族聚居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