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在一旁听着,忽然想起《黄帝内经》里“气至而有效”的说法,或许祝由术的关键,从来不止是声音本身。
老和尚继续道:“祝由之术,讲究‘声随气动,气逐意行’。老衲念诵时,指尖的气、心里的意,都跟着音节走,像丝线牵着风筝。录在机器里的,不过是断线的风筝骨架,看着像,却飞不起来。”
他指了指王慧媛的手腕:“方才老衲念到‘呵’字时,特意加重了三分力,那是借着她气血翻涌的势头推一把;念到‘嘘’字时放轻了声调,是顺着她肝气郁结的劲儿疏导。这些轻重缓急里的分寸,机器录得下来吗?”
老胡恍然:
“难怪……”
海灯大师笑了笑:
“唱戏看的是精气神,祝由术求的是气意声相合。换个人念,换个场合用,哪怕音节分毫不差,效果也可能天差地别。王施主今日能受住这术,一半是她自身有生机,一半是方小友的药先通了路,老衲不过是借了这股东风。”
老张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看向老和尚的眼神里,敬畏又深了几分,原来这看似简单的音节里,藏着这么多门道。
方言忽然开口:
“大师是说,祝由术的核心,其实是医者与患者的气脉相感?”
老和尚一怔,旋即合十颔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