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9章 卫生大会变招商会!方言点爆合作热!(二合一章) (3 / 19)

作者:凤山鹤鸣 最后更新:2025/9/18 17:26:08
        “才多大啊?比我徒弟还年轻呢!”

        “这年轻人,算是把中医界的‘天花板’给抬高一截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方言,接下来上面领导继续说道:

        “说到方言同志,我想多说几句!”

        “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看着中医一步步发展过来的,知道这条路有多难,既要有传承老祖宗智慧的定力,又要有突破陈规的勇气,还得有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本事。这三点,方言同志都做到了。”

        “大家看这九项成果,涵盖了急救、疑难病症治疗、古籍修复、制剂研发多个领域,没有一项是‘纸上谈兵’。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国际公认的绝症,他用中医辨证施治拿出了方案;基层急救缺手段,他推广的《破格救心汤》三个月救了七十三人;老祖宗的古籍快失传了,他牵头修复二十九本,抢救出几百个有效古方,国家需要外汇,他就帮着中侨办完成了一个个的任务,到现在都保持着百分百的治愈率……”

        “更难得的是,他不搞‘闭门造车’。他联合各单位,找军队提需求;请老中医传经验;搞提取设备,他联合大学搞创新。这种‘跳出中医看中医’的视野,恰恰是咱们很多老同志、老专家容易忽略的。”

        “有人说,中医太慢,跟不上时代。”领导提高了音量,“但方言同志用事实告诉我们:不是中医慢,是我们没找到让它快起来的法子。他搞的那些成果,哪一个不是盯着急用实用?部队要急救药,他就改药;基层缺方案,他就推手册;国家要外汇,他就把中药制剂卖到国外……”

        “他的研究所里,既有捧着古籍抄方的老专家,也有摆弄精密仪器的年轻人;既有祖传秘方的传人,也有科班出身的研究员。这种‘混搭’,看似不搭调,却撞出了真成果,这就是中医该有的样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领导最后说道,“我们不仅要表扬方言同志的成果,更要学习他的思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永远盯着‘解决问题’做文章。这样的年轻人,越多越好;这样的中医,才有未来!”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掌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