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按您的标准定向采,您可以派技术员来教炮制,采收的药材优先供您这儿,溢价部分也设品质基金,反哺药农搞育种,您看这样成不?”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本牛皮笔记本,翻开是密密麻麻的记录:“这是我们去年做的刺五加不同采收期药效对比表,还有满山红的炮制工艺改良方案,您要是觉得可行,我回去就给厅里打报告,把大兴安岭的三个林场划为‘专供基地’,保证每批药材都带采收日期和地块编号,跟咱东北人的性子似的,一是一,二是二。”
赵锡武在旁边听得直点头,插了句:
“黑龙江的寒地药材确实有特色,去年部里组织普查,就数你们那边的野生药材资源档案最齐整。”
张岚听到这话,眼睛更亮了:
“赵院长说的是!我们所里的老药工常说,药材跟人一样,得在自己的地盘上长才出挑。吉林的参喜暖,咱黑龙江的药耐冻,各有各的道儿,合在一起才是东北药材的全貌不是?”
方言听到赵锡武都这么说了,当即说道:
“那咱们吃过饭好好研究研究。”
PS:更完这章账又还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zu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