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完美的踩着音乐的每一个节拍,你却无法指责他破坏了音乐。
直到昨天,团队里一位来自剑桥的数据天才艾米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既然外挂的目的是为了让大量账号行为趋同,那它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同步机制,这种同步,不可能完全无迹可寻。
于是,他们放弃了在应用层和客户端的徒劳搜索,转而将全部算力投入到对服务器端入站网络流量的深度挖掘上。
动用了几台原本用于测试下一代Azure系统的超高性能深度包检测设备,7*24小时不间断的抓取、解析、重组每一个来自《劲舞团》客户端的数据包。
这段时间,海量的数据几乎淹没了他们。
正常的游戏操作、玩家的聊天信息、角色的移动指令……这一切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片来自信息的汪洋。
不过对于微软S1团队这些天才来说,他们总是能在汪洋中发现他们想要的东西。
最终,艾米丽设计的一套联合分析算法,从这片汪洋中钓起了这几丝微弱的紫色脉搏。
这些数据包本身完全合法,内容也是正常的按键操作指令,但它们出现的时间间隔,在微观尺度上呈现出一种非人类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并且会在特定账号间产生一种诡异的共鸣。
“这是一基于时间的Steganography。”艾米丽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发现猎物的兴奋,说道:“他们把同步信号,隐藏在了数据包发送的时间戳里,根本不需要修改数据内容本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